1、谢姓源流有多种,以炎帝姜姓后裔为多,称为“正宗”。炎帝后裔(主流)谢氏为炎帝神农氏之后代,即姜姓谢氏。周宣王命召穆公灭古谢国,封舅父申伯于古谢国领土(今河南南阳唐河一带),称为“申国”,又称“谢国”。
2、源于姜姓,出自炎帝后裔申伯后裔的封地谢邑,属于以国名为氏。申国王族子孙以地名为姓氏者,称谢氏,是为河南谢氏,史称谢氏正宗。现代谢氏族人绝大多尊奉申伯为得姓始祖。
3、源于姜姓,出自炎帝后裔申伯后裔的封地谢国,属于以国名为氏。炎帝,世称神农氏,被谢氏族人奉为始祖之一。关于谢氏的先祖来源,许多姓氏谱书都说是源于炎帝,是姜姓部落的后裔。
4、谢姓的来源有任姓、姜姓、复姓谢丘氏等。任姓:传说中源于谢国,任姓,黄帝之后,属于以国名为氏。至周朝亡国,其地为申伯封邑,申伯后人以国名为姓氏。黄帝之后的谢姓,在“夏商周”三代之际几乎湮灭(三代之际微不见)。
5、姓氏源流 关于谢姓的来源,主要有一下三种说法: 1谢姓出自姜姓,是炎帝后裔申伯的后代。相传炎帝居于姜水畔,便以姜为姓。至商代有后裔孤竹君的长子伯夷与叔齐一起投奔到周。
6、但二人子孙仍留在周朝,到武王去世,成王即位后,封伯夷的后裔为申侯,称申伯。厉王时娶申伯之女为妃子,生子为宣王。宣王即位后,封母舅申伯于谢国。后申国为楚国所灭,其子孙后代便以邑名为姓,称谢氏。
根据2013年百家姓排名,谢姓的人口约1010万,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.76%。
壮族、瑶族主要居于中国广西、湖南等地。族中谢氏的来源,主要与秦、汉时迁居谢沐的谢人有密切关联,属于以居地名称汉化为氏。源于侗族,出自秦、汉之际西南地区三谢蛮,属于以族称汉化为氏。
汉族谢姓的组成主要有两在来源:任姓和姜姓。其中任姓谢氏至少已有3500年的历史了。第三支出自外族的改姓。当代谢姓的人口已达到近900万,为全国第二十四位大姓,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.72%。
黄帝赐子为姓,谢氏出于黄帝子族任姓。由此可见,谢氏的一部份为黄帝后裔,得姓时间为夏王朝以后。当今谢氏人中又有不少人尊黄帝为祖先,自称是黄帝的裔孙。宋朝王应麟在《姓氏急就章》中引《世本》曰:“谢,任姓,黄帝之后。
谢姓源流有多种,以炎帝姜姓后裔为多,称为“正宗”。炎帝后裔(主流)谢氏为炎帝神农氏之后代,即姜姓谢氏。周宣王命召穆公灭古谢国,封舅父申伯于古谢国领土(今河南南阳唐河一带),称为“申国”,又称“谢国”。
、出自任姓,为黄帝之后。相传黄帝之子25宗。得其姓者14人,为12姓,其中第7姓为任姓。任姓有10个小车,其中第一为谢国,因周宣王时使召公营谢邑,以赐申伯,盖谢已失国,子孙亡散,以国为姓。是为河南谢氏。
谢姓的另一支来源是少数民族,例如河南卫辉的谢偃,其祖先孝政原为鲜卑人,后改姓谢。 在西周末至春秋时期,谢姓的分布不仅限于河南南部,还迁往山东、湖北荆山和湖南江永。
隋唐时期,谢氏被称为东谢蛮、西谢蛮、南谢蛮,后来多数与布依族、水族和苗族融合。汉朝时,谢氏的聚居地增加了会稽郡、江西九江、章陵等地。特别是会稽郡的谢氏,人丁兴旺,声望显赫。
汉族谢姓的姐成主要有两在来源:任姓和姜姓。第一支出自任姓 史书中记载黄帝时代已有12个重要的姓氏,任姓为其一,谢姓为任姓的分支。
谢姓最早活跃于河南南部。楚人灭申并迁谢姓族人于淮河上游,从此,谢姓族人开始了南迁的历程,春秋时期,谢姓已经迁到山东、湖北、湖南等地。战国时,扩展到四川和贵州并汇容到当地的少数民族。
谢姓 姓氏源流 谢姓源出有三: 1谢姓出自姜姓,是炎帝后裔申伯的后代。相传炎帝居于姜水畔,便以姜为姓。至商代有后裔孤竹君的长子伯夷与叔齐一起投奔到周。
起源:传说中源于黄帝部落:“夏商周”三代之际几乎湮灭。传说中源于谢国,任姓,黄帝之后,属于以国名为氏。至周朝亡国,其地为申伯封邑,申伯后人以国名为姓氏。
公元前688年楚文王灭申国吞谢邑,居于谢邑的申伯后裔遂以邑为氏,此为姜姓谢氏。姜姓谢氏至少也有3000年的历史了。姜姓谢氏是组成当代谢姓的最主要成分。
厉王时娶申伯之女为妃,生子为宣王,宣王继位后,便封母舅申伯于谢国(今河南唐河县南部,一说在今河南南阳县)。公元前688年,楚文王发兵攻申,不久灭掉申国。
姓氏源流 关于谢姓的来源,主要有一下三种说法: 1谢姓出自姜姓,是炎帝后裔申伯的后代。相传炎帝居于姜水畔,便以姜为姓。至商代有后裔孤竹君的长子伯夷与叔齐一起投奔到周。
谢姓源出有三,姜姓、任姓、他姓改谢姓。谢姓出自姜姓,是炎帝后裔申伯的后代。相传炎帝居于姜水畔,便以姜为姓。至商代有后裔孤竹君的长子伯夷与叔齐一起投奔到周。
少数民族后裔 为他姓改谢姓。如卫州(今河南卫辉)人谢偃之本为鲜卑族人,姓直勒氏,后改为谢氏,称“卫州谢氏”,后人迁居洛阳,亦称为“洛阳谢氏”、“河南谢氏”。另有苗族、回族等少数民族汉化改谢姓的。